时间:2023/10/2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曾经,“等我长大后,山里的孩子往外走”歌曲唱出了诸多人的乡愁,也道出了农家孩子想要跳出“农门”的迫切愿望。伴随着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,时下,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转入到城市打拼。在众多奔向城市的人流中,辽宁“90后”农村小伙侯杰选择了“留守”,当起了“抱鸡婆”。今年27岁的侯杰出生在科尔沁沙地南端的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农村,受地理位置的影响,当地地广人稀,气候干燥,常年多旱少雨,经济作物多以玉米等为主,特殊的环境使得当地养殖业较为发达,散落在乡间的养殖户如繁星密布,很大程度上给当地百姓增加了收入。在当地农村,农民的养殖种类因人因家庭而异,一些有男劳力的农户喜欢养牛养羊,而上了岁数的一些农民多喜欢养鸡鸭鹅,用他们的话讲,这些小生灵不需要太多的成本,喂自家产的玉米,在自己院子里散养就可以了。养殖户多了,需求的缺口相对也大了,侯杰没有选择从众的心理去养殖,而是在源头上做起了文章。“大家都养鸡时,最稀缺的就是鸡雏了”,这个快人一步的想法,让侯杰坚持了10年,也让他尝到了甜头。每年的3月末4月初,东北地区乍暖还好,对于侯杰来说,从那时开始至7月中旬,应该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。在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,他要孵化出7万只鸡雏供需市场。“孵化鸡雏是养鸡过程中的第一步,也是最不好掌握的环节”,侯杰告诉记者,从当初的选种蛋、消毒、孵化等全过程,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,环环相扣才能确保鸡雏的成活率。要想孵出鸡宝宝,首先要选受精的蛋,通常情况下,侯杰在收取种蛋时只去有公鸡的农户家收取,据他介绍,没有公鸡的养殖户饲养的鸡下的蛋没有受精,这样的蛋不会孵出鸡雏。侯杰表示,即便如此,对公鸡和母鸡混养的比例也有很高的要求,最低要求是1只公鸡10只母鸡这样的比例,如果母鸡太多,受精卵相对就低了不少。为了提高出壳率,每一枚鸡蛋的新鲜度都要保持在10天以内。在侯杰家中的西厢房里,排列着大量的“产床”,10年间,侯杰以及家人在这里将70万只小生命带到世间。这种“产床”是侯杰自己通过实践摸索设计出来的,在传统人工孵化的基础上,他又做了改变,即通过电源取热、水袋恒温等手段确保温度恒定。据了解,从每年的3月末开始种蛋装床,每天休息的时间开始大幅缩减,“现在可同时孵化32床种蛋,每张床上大约有枚蛋,工作量还是很大的”,侯杰介绍,为了确保每一枚蛋受热均匀,这就要求他每六小时对所有的蛋“翻身”一次,余枚鸡蛋全靠人力完成,即便是全家人都上阵也要折腾2个小时以上。在孵化期间,还有一个重要的过程至关重要,就是在种蛋孵化一段时间内,需要遴选出未有受精的鸡蛋,这就需要进行胚胎发育状况的检查,也就是大家所说的“照蛋”,通常情况下,如果是成活的受精卵,则可看到蛋内有红色的血丝。在这个过程中,有将近20%的鸡蛋被淘汰掉。“鸡蛋孵化过程温度控制在大约37摄氏度左右,在经过21天后,一只只可爱的小生命便破壳而出”,侯杰表示,出壳时每一两小时都要看一次温度计,最后阶段对温度要求更高了。尽管如此,仍有近10%的鸡雏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出壳,也就是说,每年总装蛋10万枚,真正能成活的约有7万只。据悉,每年的第一批鸡雏大约在4月中旬开始上市,价格在2元到2.5元一只。鸡雏出壳后,侯杰每天6点多就要走出家门,或走向农村大集或下乡走村串屯,为客户送去鸡雏。中午时分再返回家中,稍作休息后,又马不停碲到周边村收取种蛋,为了满足需要,他每天需要收集枚种蛋。长时间与鸡雏打交道,这个“90后”农村小伙学会了一套本领,当许多前来购买鸡雏的人们为选购公鸡母鸡犯愁时,他搭眼一看就能分辩出哪只是公鸡哪只是母鸡。在侯杰所在村方圆几十公里,许多村民提起他孵化的鸡雏都赞不绝口,更有一些人十余年来都是选购他孵化的鸡雏。“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凭着良心,不敢有半点欺骗,这也是多年来我的鸡雏不愁销的原因”,侯杰说。这些年来,侯杰扎根在农村,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,如今的他结婚生女,不仅住上了漂亮的大房子,还购买了轿车,小日子过的甜甜蜜蜜。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6373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